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革新优化立异情况和营商情况的通知
国知发服字〔202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革新的决策安排,落实《优化营商情况条例》,充分响应立异生长需要和社会民众需求,更大引发立异动力和活力,切实提高社会民众对知识产权事情的满意度,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生长,优化立异情况和营商情况,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连续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
(一)进一步压缩整体注册授权周期。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商标、专利审查中的运用,优化专利审查和检索智能化系统功效,推进商标注册与治理平台立项建设,为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到2021年底,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以内,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由8个月压缩至7个月;2021年全年完成发明专利审查结案135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20个月压缩至18.5个月,其中,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3.8个月。继续发挥商标、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对抗疫急需的商标、专利申请给予优先审查。
(二)同步压缩其他业务审查周期。积极调配审查资源,增强审查能力建设,到2021年底,将商标转让审查、异议审查、驳回复审、无效宣告平均审查审理周期划分压缩至1.5个月、12个月、5.5个月、9个月,电子申请的商标变换、续展审查周期再压缩五分之一。优化专利授权通告和公报出书流程,专利授权通告平均周期压缩至3周左右。
二、切实提高商标、专利申请质量
(三)调解资助和奖励政策。纠正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各地区、各部分清理完善各项涉及专利的奖励政策和资格资质评定政策,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作为享受奖励或资格资质评定政策的主要条件。2021年6月底前,全面取消各地对商标、专利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推动知识产权事情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着力营造潜心研究气氛,增进多出基础性、原创性结果?蒲瓒ǜ咧柿可ぶ副,到2022年底,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抵达8.3件。
(四)增强商标、专利审查监管。严厉攻击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对重大不良影响的商标注册申请依法不予受理或快速驳回,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实行批量审查。增强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信息共享和行为认定,实时发明并严厉攻击相关署理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实时果真商标恶意注册典范案例,按期通报或宣布各地方高质量专利申请和非正常专利申请占比数据。依法推动将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和不以;ち⒁煳康牡姆钦Wɡ昵胄形扇胄庞眉喙。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取消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知识产权;ぶ行谋赴钙笠底矢褚约爸泄ɡ鄙瓯ā⒉纹阑蚧窠钡淖矢,对相关申请人和相关署理机构不予资助或者奖励。
三、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效劳效能
(五)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完善商标、专利电子申请系统,统一身份认证,提高系统兼容度,推进专利优先审查和质押挂号电子申请全程网办,推动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扩大银行在线代庖专利权质押挂号试点地区规模,尽快推动实现银行通过地方金融综合效劳平台直联质押挂号业务系统。通过系统推送送达,电子邮件、短信提示,实现“一送达两提示”,进一步提高商标、专利文书送达率,富厚缴纳专利年费的提醒方法,包管权利人正当权益。全面推行商标电子注册证、专利电子证书,加速推进电子证书在电商平台、维权举证等领域的应用。
(六)简化业务治理环节。优化商标申请缴费流程,推进商标申请快速受理。推动企业变换挂号与商标变换申请同步受理,提高商标变换的便当度和即时性。优化专利权评价报告出具流程,将申请出具的时间从专利授权通告后前移至治理专利权挂号手续时,满足申请人快速确权需求。在商标、专利质押挂号,专利用度减缴以及专利署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中,推行见告允许制治理。以增进高质量生长为目标,研究商标、专利收费结构性调解。推行专利著录项目批量变换,对权利人更名的批量变换按单件收费,进一步减轻当事人效劳担负。
(七)健全多样化审查模式。建立完善商标审查绿色通道加速模式,对切合条件的商标驳回复审及异议申请优先审查裁定,为申请人快速获得商标授权、维护正当权益提供支持。进一步优化专利依申请延迟审查机制,探索允许申请人在延迟期限届满前请求撤回延迟审查请求,便当焦点专利结构。
(八)增强知识产权公共效劳体系建设。体例宣布知识产权公共效劳清单,推动各地区效劳事项规范化治理,加速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效劳均等化。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网络,积极推动技术与立异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效劳中心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效劳网点建设,助力提升立异主体立异能力。进一步整合商标、专利受理窗口,扩大“一窗通办”规模。
四、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つ芰
(九)加大对知识产权执法;な虑橹傅剂Χ。制定商标一般违法判断标准,统一行政执法标准。加大对商标违法行为及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的指导力度。建立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行政裁决事情机制。组织开展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
(十)推进知识产权;ぬ逑到ㄉ。增强知识产权;ぶ行暮涂焖傥ㄖ行慕ㄉ杞峁,加大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效劳力度。推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行政执法、司法的衔接联动,完善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增强维权援助线上效劳平台建设,强化公益性维权援助效劳供应。推动外洋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事情体系高效运行,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深化地舆标记专用标记使用批准革新。依法依规推动将商标、地舆标记等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纳入信用监管。
(十一)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增强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向主要电商平台开放专利权评价报告数据接口,推动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快速处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投诉。加速建设知识产权;ば畔⑵教,推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效劳综合平台,实现知识产权;は呱舷呦氯诤仙。加大攻击侵权假冒统筹协调事情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与司法、行政执法、行业主管等部分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提升知识产权;ぷ酆闲。 五、增强知识产权效劳业监管
(十二)加大对违法违规署理行为的攻击力度。连续开展“蓝天”专项行动,建立署理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加大对电商平台商户无资质开展专利署理行为的攻击力度,规范线上商标署理和交易行为,增强对电商平台开展署理业务的协同监管。通过政务大厅、政务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宣布商标、专利治理环节、收费标准和审查审理官方文件等信息。严厉攻击伪造变造执法文件、印章,以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扰乱署理市场秩序等行为。依法依规增强对违法违规署理行为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
(十三)推进知识产权效劳业开放生长。开展切合条件的外国人加入专利署理师资格考试和外国专利署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开放革新试点。继续实施支持知识产权效劳业稳定和扩大就颐魅政策步伐,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知识产权行业就业。推行知识产权署理效劳质量评价,为市场主体选择署理机构提供盘问便当。
六、增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十四)充分挖掘知识产权信息价值。在确保数据宁静的基础上,全面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战略资源价值。围绕国家要害焦点技术实施一批专利导航项目,助力企业优化技术立异偏向和研发路径。推广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推动专利导航融入种种主体立异决策历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专利危害预警机制,便当企业实时了解专利情报信息。推动贯彻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国家标准,连续增强全国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学习平台效劳供应,增进立异主体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绝提升。
(十五)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能力。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标准,指导金融机构提高自主评估能力。充分发挥种种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作用,做好质物处理事情。推动建立财务资助科研项目专利信息声明制度。连续推动科研院所及高?蒲薪峁,增强高校产学研相助的业务指导,降低产学研相助知识产权危害。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高新区等开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事情,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及度和惠益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流通质押挂号信息获取渠道。
(十六)落实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建立专利开放许可信息果真机制,集中果真相关专利基础数据、许可用度等信息,解决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差池称的问题。增强对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和条约备案等情况的监控剖析,连续做好数据监测和信用监管,体例专利开放许可效劳手册,包管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规范高效运行。